邓缵先纪念馆开馆仪式成功举行
文章来源:宜格设计院 作者:佚名阅读 更新日期 2014-09-05
9月1日,仿古县衙里的邓缵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叶城县邓缵先纪念园正式对外开放。邓缵先家乡,广东紫金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赖小勇不辞万里前来参加开园仪式,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仪式,县委书记李国平为纪念园揭牌。
叶城县邓缵先纪念馆以清代衙役建筑风格为视觉、以“工作、生活、信念、责任”四个层面进行构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诠释了一位戍边守土、爱国爱民、勤政廉政的援疆干部形象。该项目占地3062平方米,由上海援疆指挥部投资,新疆宜格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布展。随着正式开馆,叶城县将新增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邓缵先先生,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人,出生于1868年,年近五十岁的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应试出关,一路跋涉行走了8个月来到新疆,一守就是18年,十八年间曾先后在新疆迪化(乌鲁木齐)、乌苏、叶城、疏附、墨玉、莎车、巴楚等地担任过知事、稽税官、县长等职务。邓缵先抛家舍子,单骑进疆,西行万里的天地正气,视边疆安危高于生命的爱国豪情,能够贯穿古今,继往开来,鼓舞着反恐维稳的斗志,成为今天推动叶城长治久安的强大正能量。
在邓缵先纪念园仪门,横批“明察清廉”,左联“法惩邪恶民常乐”,右联“律守纲尝国永宁”,是邓缵先这样的有志之士不远万里来到边疆的真实写照。
在邓缵先文化陈列室,可以了解邓缵先先生与叶城那段历史的文化情节,四幅壁画概括邓缵先四种无畏精神气节。
第一幅是体现他撰修史志,不畏艰辛的巡视国界的无畏精神:1920年邓缵先历时一月,往返路程3750里。其中跨越6000多米的大板数座,有人一再劝他别去边卡,环境恶劣,但他说:“此卡既为中国土地,主权所在,任得任听坎人越界偷种。“主权所在”四个字,义正言辞,邓缵先铮铮铁骨,堪称史志保国护疆的典范。
第二幅体现他发展生产,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爱民精神。在坚守边疆的18年中,邓缵先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任县知事(县长),全身心为人民群众造福,发展水利,关注农事,造桥修路,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力,确保一方安宁,可谓事事上心,无微不至。
第三幅是顽强自律,投笔从戎的爱国精神。邓缵先在新疆18年,除实施政务、改善民生外,还撰修《乌苏县志》一部、《叶迪纪程》一部以及《鑫庐诗草》《鑫庐续吟》《庐诗草三篇》等三部诗集,共收入诗词1950首。邓缵先的诗多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思想,记叙新疆人事、风物、山水、农事等内容,情真意切。成为新疆历史文化发展、中国神圣疆土的“诗征”。
第四幅则是表现他远在他乡,浓浓思乡之情。18年来,只在母亲病逝时才回去尽了份男儿的孝,但仍留不住他返回新疆的脚步,花甲之年,妻子和孩子为他在家乡买了寿地,催他叶落归根,他在家信中写到:“游子远行役,应将返征途”,“蚕丝吐未尽,春深蚕不眠。”的诗句,即体现他游子思乡的期盼心情,又表现他卫国鞠躬尽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邓缵先长眠巴楚。1922年春天,邓缵先母亲病危,邓缵先不顾山高水远,盗寇猖獗,日夜兼程赶回故里。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眼看60岁届满,家人为催促和迎接他早日归家,在家乡为他购置了一处寿地,以实现客家人叶落归根的夙愿。邓缵先为此修书一封,回答“家人怜我老”的美意:“去处随萍梗,得失付云烟。”1933年在巴楚任职期间遇暴乱以身殉职,邓缵先最终没能落叶归根,回到故里,时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