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文脉环境中获得确定自己方向的能力

文章来源:《装饰》    作者:孙葛

阅读     更新日期 2019-01-26

——融入本土环境的西域景观设计师魏小未的设计
本文摘自
《装饰》2008.05.总第181期(清华大学主办)

Acquiring Orientation in a Special Context
--Landsape Designer Wei Xiaowei from the West of China Lntegrating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孙葛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使思想观念和身心融入本土环境的西域女景观设计师魏小未和她的作品。通过分析她在草原文化、玉文化、生土文化等景观设计中把握地域元素和对历史移植转化的案例。了解她为西域传统文化之体现和提升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本土环境、景观设计、地域文脉、移植转化





地区的淡化和地方经验的多样化,在许多地域造成“无地方感”,这使得人们担心,地方会被变化着的社会所创造的无根感所代替吗?[1]意大利设计师乔瓦尼·马乔科面对由“城市变迁”带来的城市形式变化问题,曾认为,设计行为正在从一种解释性的设计概念,向可以代表某一特定环境的解释性和认知性功能的更为综合的设计概念转变,设计的这种解释性,同时也是结构性的维度,将使设计承担起提升“物质环境品质”的任务[2]。

在众多的景观设计中,魏小未的作品有一种质朴、大气、魂牵梦绕的西域情结和女性敏锐独特的视角,她的作品充满了西域文化的艺术特质。她的设计作品提示我们,即使面对西域辽阔的版图、殊异的自然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只要对若隐若显的历史文脉进行发掘追寻,在特定文脉环境中获得确定自己方向的能力,设计师仍然可以使文化遗产和地域精神在自己的景观设计中得到折射。

一、草原文化景观
选址在新疆天山北麓,距天池景区仅约10公里处三宫河乡的“新疆天池哈萨克景区”是魏小未设计的一处草原文化景观。方案由景区入口大门、阿拜诗人院落、阿布赉汗武士院落、哈萨克民街、哈萨克古城堡(汗王宫)、公主堡以及祭祀台、马术竞技场等景点构成。方案通过对哈萨克文化历史的挖掘创作,用天山北麓坚硬石材配合草地形成特有氛围。景观中的建筑以历史上哈萨克族冬季居住的木石结构冬窝子作为设计原型与造型要素,采取在普通石砌平顶建筑样式上加造型的方式,又配以新的特征。其中哈萨克景区马术竞技场方案(图1),入口处两侧树立草原石人,更以游牧大帐帐顶作为石砌建筑顶部,并以中轴方式经营草原马术竞技场的自由空间,既显示了哈萨克民族的游牧特质,又平添一份王者气派。入口处以哈萨克族冬季皮帽造型为元素的主体顶部设计,为平面展开的景观获得制高点,而周边帐篷区部分常规圆顶帐经过相似元素的改造,造型与主体更加呼应,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中赋予景区以哈萨克民族的强烈特质。设计师用景观场所固化了哈萨克族游牧文化形态。



而在另一处草原史化景观“新疆阿尔泰哈纳斯景区设计”中,设计师对喀拉贡盖提景点与禾木村蒙古图瓦人景点做出了另外的诠释。

阿尔泰山区四处原木小屋的原始景观,自然和人类是如此的相依相亲,哈萨克人与蒙古图瓦人在这里宁静地栖息。新开发的喀拉贡盖提景区中,喀拉贡盖提皮匠铺、喀拉贡盖提铁匠铺,喀拉贞盖提刺绣铺等一系列设计,就在与原景区环境相依相存的理念中展开。皮匠铺(图2)仍是草原中一处朴素的场景,阿尔泰木屋却在设计师的手中变形。这些随成吉思汗远征留居于此的蒙古人,多数已由住地环境的变迁改变了营帐的习惯,木构建房使得他们的居所外观由圆变方,皮匠铺的设计却在将木屋外观由方转圆巾暗示我们图瓦人的来源。一处仿皮的墙面,完整地与房屋结构成一体,没冉招牌已充分地点题,而刻于其上的阿尔泰山区区岩画,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对于更为久远文化的记忆。

为禾木图瓦村所做引景方案,大胆采用仿生手法,巧妙应用当地自然元素,将枯木、牛皮、牛头、铁链、绳索、大车轮等作为模仿对象。景区大门(图3)、引景建筑、景区标识牌设计,尽力以材料凸显这些元素,使人一看就注意到地域特质的存在,从而使它们得到深层体现。一处引景设施设计,以仿截木的手法出现,在三处截口处直接刻有景区文字信息,正面用统一的牛皮方式提供景区名称和路线图信息。设计师在创作时对材料信手拈来,不施匠心自然而然,在这里材料已经变成另外一种阶梯,传达出具体理念。设计通过相关载体使这些原材料或品质得以再现,景观则通过展现自己的材料特性而体现自身的品质,并获得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




二、玉石文化景观
设计师既要借鉴过去又要融人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才能使设计延续下去。如果说魏小未的许多作品与地域元素有着深刻的关联,位于玉龙喀什河左岸的“和田玉石公园”景观方案,却展现了她设计的另一面:一个纯然的想象。她要带人们进入每一个爱玉的人都不合得离开的地方。

大门的设计是静穆而庄严的。大面积的石材硬地广场中央,一方浅浅的水池;立于水池正中的玉扣半环,映入水体,形成全圆。一排平铺在水池中的圆形白色踏步引导人们穿过玉扣大门的半圆进入玉石文化、玉石交易、玉石收藏、采玉体验的圣地。羊脂玉般洁白温润纯净的大门,似一方纪念碑,同时成为景区的标志。

沿着玉石公园右侧前行,经过景观组雕区进入玉石博物馆区(图4)。博物馆下部为青灰色石材,上部黄色的砂状体环抱着绿色的球状玻璃穹顶,在微微向前环拥的博物馆前,一面似月似镜般的圆形水池与漂浮在半空的绿色穹顶交映。

在她的方案里,石材与玉与水作为一个链环紧密地相扣。对于玉文化及和田当地人文特征,她找出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符号。针对投资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把和田玉石公园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玉石文化中心,并且使和田玉石公园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玉石交易市场,她的这种选材和设计,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三、民俗院落设计
系列作品“吐鲁番葡萄沟民俗院落改造方案”(图5),需要用建筑物把空间改造成一个个具体场景,这种改造的效果取决于场景具体位置的有机设计,对生土建筑原型中定居生活的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整体方案区别“民俗家访园”与“原住家改造设汁”之不同。尼牙孜·热克甫住居改造,生土建造平房的屋顶宽阔平展,顶部一处葡萄凉房,两架处于凉棚下的大床,取本地区夏季屋顶纳凉生活习俗原型;设计师又以中原手法巧妙地将院落外葡萄园引入院内,与入口处廊架结合,为炎热的住居借一片绿荫。民俗家访同突出一个“访”字,力求建立与整个吐鲁番地区文化脉络的联系。方案中木质大门两侧塔柱状造型,暗喻地区重要的建筑苏公塔;方形院落一对转角在地域原生态平顶上加入大小不同的圆形穹顶,成为伊斯兰化的表征;交河故城残迹被整合在院落左侧一角,沿着生土阶梯可以登上塔般残迹的高点俯瞰葡萄沟与周边的院落;潜藏于民居中的动线,充分调动游者观看的双重视点,“访”字被巧妙地安排在游客与居住家庭与地区历史之互动中。由于能很好地理解当地民居的真谛,因地制宜,对空间的适用性和民居的各种生活要素有机安排,设计方案在返璞归真中拙中见卓,宛如一个活的生命体,具有浓烈的当地气息。





结语
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某种角度看,地域是当地人群的第一生存居所。景观给地域之家带来亲切温嗳而又特殊的记忆,对于远行者,景观用特有的语言传达属于地域的性格性情和气质。王小东先生指出:地域建筑是一种泛文化现象,特定地域中建筑空间的构成与该地域的自然、历史、人文、原型空间紧密地渗透在一起。地域建筑最精确的体现是一种瞬间的深入,是时间、空间的某一刻的具体化,它和地域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地域建筑由于具有深厚的历史血缘,是人类社会生存竞争的战利品,所以它有一种天然的和谐性、生态性[3]。这提醒我们警惕在抛掉历史重负的同时,不能抛掉使生命具有深度的,能够延续下去的东西,寻求从地域文化中去发掘和全球化对抗的因素而保持具体的人和社群的独立性[4]。

在魏小未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那种为西域传统文化之体现和提升所做的努力,这饱含着对西域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去的敬畏之情。她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身心融入起源环境,远离视觉交流世界中对外来语言传统的抽象服从所设置的陷阱,建立起与在其中成长并成熟的场所之间的新关系。但在当代活态文化语境中要重新建构地域文化景观,使其真正成为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载体,除了要使西域这一环境充满能够被感知和体验的由自然和历史、记忆和设计标记出的场地,更须获得凯文·林奇认为的那些最接近其强大整体环境的最有价值的意象[5],我们深知,这需要魏小未和更多的景观设计师做出更多的努力。



注释:
[1]参见(英)R·J·约翰斯顿著《暂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江涛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第127页.
[2](意)安东内拉·胡贝尔编著《地域·场地·建筑》焦怡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第9、131页。
[3][4]王小东:《西部建筑行脚…一个西部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和论述》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 前言。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北京2001.第68—69页。